制动是车辆最重要的部件之一,直接影响车上乘客的人生和财产安全,定期检测和定期更换有助于制动系统处于良好状态,对于制动系统不保养,尤其是制动液不更换会产生什么问题呢?
什么是制动液?
1、什么是制动液?
制动液又称刹车油,是液压制动系统中传递制动压力的液态介质,是制动系统的“血液”。

制动液分级
DOT3 干沸点:≥205℃ 湿沸点:≥140℃ -40℃运动粘度≤1500mm²/s
DOT4 干沸点:≥230℃ 湿沸点:≥155℃ -40℃运动粘度≤1500mm²/s
DOT5.1 干沸点:≥260℃ 湿沸点:≥180℃ -40℃运动粘度≤900mm²/s
DOT6 干沸点:≥250℃ 湿沸点:≥165℃ -40℃运动粘度≤750mm²/s
常用级别DOT4,嘉富力制动液干沸点为260℃,湿沸点160℃,-40℃运动粘度≤1500mm²/s。
衡量制动液标准
干平衡回流沸点:是指机动车刹车制动液在测定条件下开始沸腾的温度,沸点越高安全性越高。
湿平衡回流沸点: 是指机动车刹车制动液制动液使用一段时间吸收空气中水份后的含水制动液平衡回流沸点,湿沸点越高安全性越高。
-40℃运动粘度: 是指-40℃低湿环境下制动液的流动性能,粘度越小流动性越好,制动越灵敏。
制动液要求
✫粘温性好,凝固点低,低温流动性好;
✫沸点高,高温下不产生气阻;
✫使用过程中品质变化小,并不引起金属件和橡胶件的腐蚀和变质。
✫在高温、严寒、高速、湿热等工况条件下保证灵活传递制动力;
✫对刹车系统的金属和非金属材料没有腐蚀性;
✫能够有效润滑刹车系统的运动部件,延长刹车分泵和皮碗的使用寿命。
制动液特性及更换周期
制动液具有吸水特性,会出现沸点降低、污染及不同程度的氧化变质,长时间不更换会腐蚀制动系统,给行车带来隐患。建议车主,制动液使用约两年后或者行驶4万公里后更换一次。
2.由制动液养护不当引起的故障
高温气阻
日常驾驶车辆时,制动系统会突然变的无力,脚踩制动踏板时车辆反应不灵敏,又或是制动踏板无法踩到底,这就是制动液产生气泡形成气阻现象。造成制动液气阻有很多方面因素,最常见也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长期用制动控车速,使制动液变高温而引起。制动机连续受压缩后温度上升较快,制动液受热易产生蒸汽,形成气泡,快速制动就感觉有一段空形成,这就是有气压所造成的,当气压随温度上升行驶过多、在长坡上空挡滑行、在多弯道路上左转右拐或路况较好时高速行驶等情况下,尤其容易发生这类现象。
尽量使用优质制动液,避免高速频繁制动,定期更换制动液等可以防止气阻产生。
制动液缺失
由于长期使用,制动液会有损耗,低于下限就需要及时添加,同时,管路出现破损导致泄漏,也是制动液缺失的元凶之一,如果添加不及时,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会导致制动力不足,液压力下降,从而导致车辆无法有效制动。如果出现泄漏,要及时维修,以免酿成更到的事故。定时检查制动液,尤其是长途旅行前,确认制动液处于正常液位,更换制动片时要及时补加。
制动液浑浊
从制动液储液罐里看到一些黑色物质或者一些杂质,这是说明制动液过脏,如果从储液罐外部看到有黑色物质或者油液颜色变暗,需要立刻更换,如不及时更换,可能会造成制动系统管路堵塞,制动力不足等问题。

制动液含水分
由于制动系统在日常使用或者维护时,因为天气、人为或者环境的原因,会接触到水分,而制动液又具有亲水性,所以,要定期进行制动液含水量检测,如果含水量超标,会造成制动液沸点降低,低温粘度增加,同时容易腐蚀管路。
定期检测制动液含水量,定期更换制动液且选用优质的制动液。
为了避免这些麻烦,
Safe G推荐您使用嘉富力大力龟制动液!
